内蒙铝块目录
内蒙古是中国的省级自治区,拥有丰富的铝资源。如果您需要更多关于内蒙古铝块的信息,建议您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当地专家。
太阳能的发展主要受到两个问题的制约,一是能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建设成本。
首先从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来说,一味地增强太阳的照射量也可以变相地提高太阳能的收集效率,内蒙古的光照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一类太阳能的照射是资源区域,而且少山多平原,受遮挡影响很小;其次从建设成本来说,由于太阳能照射量大,设备可以适当减少,而且土地使用成本比较低,比较适用于光热、光电的开发利用。
最近四季沐歌与国外合作成立了太阳能跨季蓄热利用的公司,重点在西北区域。
最大的沙漠是巴丹吉林沙漠
一、名字的由来
“巴丹吉林”是蒙古语的音译,“巴丹吉林”来自“巴台”,其原意是人名还是地名就不清楚了。
据说古代住着一个叫巴代的人。关于“吉林”的意思也有两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由藏语的“哲让”演变而来,意思是地狱,也有一种说法是指六十----这个数词。
二、概况
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为4.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以“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古庙”五绝而闻名。
海拔高度一般在1100-1600米以上,沙峰的相对高度在200 - 500米之间。
高大的沙丘占全体的61%。
在沙漠的腹地,巨大的复合型沙丘有规律地相连,高峰林立,犹如海啸卷起的壮观景象。
沙山之巅,曲径如刃,沙壑纵横,沙墙峭立。
最高的沙峰是必鲁图峰,海拔1617米,相对度500多米,是世界沙山之最,比撒哈拉大沙漠的高峰还要高70多米,俗称“世界沙漠珠穆朗玛峰”。
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鸣沙区,整个中心区都是相对高度为200—500米的鸣沙山,鸣沙如雷鸣,又酷似战斗机群的轰鸣声,沉重而深远,长达十几里对外回响,被称为“世界鸣沙王国”。
巴丹吉林沙漠已确认的湖泊有113个,俗称“沙漠千湖”这些湖泊各式各样,风景迥异。
湖边绿树成荫,花草争艳,蝶舞蜂鸣;湖中甘泉潺潺,碧波荡漾,鱼虾嬉戏;有的湖泊相连,有的沙水相映,有的水天相接,形成了独特的沙漠景观,被人们美丽地称为“漠中江南”。
最大的湖诺日图海子面积2205亩,水深28米丹吉林湖中有许多甘泉,其中以音德日图的泉最为著名,历史上阿拉善王爷曾不远千里用骆驼驮此水,称为“神泉”应。
此泉在湖心,涌出石上,不到3平方米的小岛上有108个泉穴,泉水清爽,水质极好,经德国专家化学鉴定,“神泉”的水为人体所需微含有量元素,有升精养神、延年益寿、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
著名的苏敏吉林庙是阿拉善最古老最著名的历史人文景观之一。
建于1755年,建筑上下两层,面积近300平方米。
相传庙内的砖、瓦、石、木都是人工运进来的。
巴丹吉林沙漠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湖中栖息着丰富的卤虫等微生物,湖畔栖息着天鹅、鸭、盘羊、黄羊等数十种野生动物和鸟类。沙漠中有丰富的碱、盐、芒硝等矿产资源。
巴丹吉林历史悠久,考古学家曾在沙漠腹地发现新旧石器时代的陶瓷碎片,证明3000 ~ 5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
在沧桑中,巴丹吉林一直以其雄伟神秘震撼着人们的灵魂和精神,这里流传的一个又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更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梦幻般的色彩,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憧憬引起脱落。
巴丹吉林沙漠世界级探险旅游基地的开发建设正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1998年中国政府向国际探险旅游博览会提供的探险旅游项目中,只有巴丹吉林入选,内蒙古近期重点开发建设的旅游项目中巴丹吉林是第二批重点项目和之一列。
因此,巴丹吉林沙漠世界级探险旅游基地的开发建设前景十分广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温度气候:
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50-60毫米,年平均气温7-8度,零下37 -绝对最低温度30度,绝对最高温度37-41度,沙面最高温度70-80度,年平均风速4米/秒,8级大风日30天左右,主要是西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