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场所铝粉尘浓度要求目录
根据多项证据,对车间中的铝粉尘浓度要求如下。
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根据职业接触限值GBz2 - 2002,生产性粉尘中的氧化铝粉尘不得超过6mg/m3。
2.根据其他证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是4mg/m3。
另外也有规定铝粉尘浓度的标准和规范。例如,GB117261989车间空气中铝、氧化铝、铝合金粉尘卫生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工业企业,且对现有工业企业造成污染危害既要有,又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为确保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应将工作场所铝粉尘(包括氧化铝粉尘)的浓度控制在6mg/m3以内。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标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测定分为多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总粉尘浓度。GBZ/ t192.1 ~ 2007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总粉尘浓度的测量方法,并详细说明了过滤器、采样器等设备的选择和使用要求。
工厂内空气中的容许浓度为普通粉尘10毫克/立方米,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的粉尘2毫克/立方米。这些标准旨在评估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危害程度,加强对粉尘的科学管理,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GBZ/T192中还包括呼吸粉尘浓度、粉尘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浓度、石棉纤维浓度的测定。这些标准构成了一个全面的粉尘浓度测量系统,以确保工作环境中的粉尘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
一些证据表明,我国工业设施粉尘浓度的国家标准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总粉尘浓度。
GBZ/ t192.12007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总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和技术要求。
总粉尘浓度的最高容许值一般是10mg/m3。
32.呼吸粉尘浓度。
GBZ/ t192.22007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吸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和技术要求。
33。粉尘分散度:
GBZ/ t192.32007规定了工作场所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和技术要求。
34.游离硅的含量:
GBZ/ t192.42007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
35.石棉纤维的浓度。
GBZ/ t192.52007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石棉纤维浓度的测定方法和技术要求。
36.其他相关标准:
粉尘浓度在工业设计卫生标准(GBJ19 ~ 87)中也有规定,例如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的粉尘允许浓度为2mg/m3。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T3047—2021),室内粉尘作业场所应设置局部除尘设施,合理布置进气口和排气口。
企业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空气中粉尘浓度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公示、整理和保存。这些标准和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生产的发展。
31.干式除尘系统:
采用袋式外滤除尘或旋风除尘的工艺。
干式吸尘器安装内部温度传感器和超温报警装置,防止高温引起火灾。
除尘容器用钢或其他不可燃材质,且有效防水?采取防潮措施,防止粉尘被水浸湿而自燃。
每班至少清扫一次吸尘容器中的粉尘,并及时运出。
32.湿式除尘系统:
配合研磨抛光设备,安装液位、流速监测报警装置,保持作业场所和吸尘器内部通风良好,防止氢气堆积。
循环用水蓄水池(箱)、水质过滤池(箱)、水质过滤装置不得密封。
水量、水质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同时,及时检查水位,监测水质,更换除尘用水,定期清理过滤池(箱)淤泥。
每班至少清理一次单机湿式除尘装置,清理出的粉尘及时清运。
33.防爆对策:
铝镁粉尘禁止采用正压输送的除尘系统;其他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采用正压风送时,应采取可靠的防点火源措施。
铝镁粉尘不得与铁粉尘及其他种类的可燃性粉尘使用同一套除尘系统。除尘系统不得与具有可燃性气体、烟尘、高温气体等工业气体的通风管及设备连接。
34.启动和停止:
除尘系统的启动要先于生产加工系统的启动。生产加工系统停止时,除尘系统的停止时间至少应为10分钟。并在停止后,将箱体和尘箱内的粉尘全部清除。
35。其他要求:
定期检查产品的温度,防止局部发热引起火灾。工作室里必须有换气设备。
工作室必须使用间接热风,水温器或燃气温器来取暖。同时,遵守相应的管线、漏水、煤气泄漏等规定。
生产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选用劳动保护用品。
通过以上规范,可以预防和减少铝镁粉尘爆炸事故,保障安全生产。